罹患腦癌的瑞士作家耶格在清華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接受中子束照射。圖/清大提供
國立清華大學今天指出,「清大中子放射照射系統」歷時3年送件與審議,已於6月獲得衛福部核准,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象徵清華的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已臻成熟。清大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中心日前也利用原子爐中子束照射,替瑞士知名作家拉爾斯‧耶格治療惡性腦瘤,未來將持續精進,盼造福更多癌症病患。
清華大學指出,清大擁有全台唯一的研究用原子反應爐,轉型作為醫療用途後,開發出全球頂尖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技術,2017年起進行緊急醫療救治,是許多罹患惡性膠質母細胞癌患者的最後一線希望。
台灣與日本是目前「唯二」能以硼中子捕獲技術治療癌症的國家,清華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更是目前全球唯一以此技術治療腦癌的團隊。清大也與台北榮總合作,迄今已治療293名腦癌、頭頸癌、黑色素細胞瘤病患,其中34名病患從其他國家跨海求治。
海外病患來自美國、澳洲、西班牙、義大利、瑞士、日本、巴西、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等地。著有「第二次量子革命」(The Second Quantum Revolution)等多本結合科學、歷史與哲學著作的瑞士知名作家耶格(Lars Jaeger)因腦癌復發,7月底在妻女的陪伴下,到清華大學接受硼中子捕獲治療。
清大指出,耶格4年前發現罹患惡性腦瘤——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經歷5次開腦手術及加馬刀甚至重粒子治療,仍然復發。耶格表示,他花了2年時間研究,並與瑞士及日本醫師討論後,決定來台求治。
在與清華合作的台北榮總醫師陳一瑋評估並擬訂治療方針後,耶格首先進行1個半小時的硼藥物靜脈注射,讓腦部的彌漫性癌細胞充分吸收作為標靶的硼藥,接著被推進緊鄰原子爐的治療室,接受24分鐘的中子束照射。由於有含硼標靶藥物的引導,中子束可集中殲滅癌細胞,正常的腦細胞則不受影響。
照射期間,妻女不斷透過麥克風與耶格對話,安撫他的緊張心情。治療結束後,耶格說,照射過程沒有任何不適感,就像睡了半小時的好覺,「BNCT是我最後的希望,而清華是最有經驗的團隊。」由於僅需1次療程,耶格與家人隨後返回瑞士,也期待治療生效。
清華原科中心主任葉宗洸解釋硼中子捕獲治療的原理,先注射含硼藥物作為標靶,待藥物累積在腫瘤部位後,再以中子束照射,硼的原子核即被誘發分裂,產生具高殺傷力的α粒子跟鋰核,自爆並消滅癌細胞,適合用來治療瀰漫性或不易切除腫瘤的癌症。
清大指出,清華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在治療腦癌、頭頸癌取得成功後,下階段研發重點為肝癌。有「BNCT之母」美譽的清大教授周鳳英2016年研發出作為治療肝癌標靶的含硼藥物「硼酸」(BA),後續將加速推進硼中子捕獲治療肝癌的人體臨床試驗。
瑞士作家耶格接受中子束照射時,妻女在外面透過麥克風對話,為他打氣。圖/清大提供
醫師及家屬透過螢幕掌握照射室內的病患狀況。圖/清大提供
清華、北榮合組的硼中子捕獲治療團隊,包括陳一瑋(左起)、葉宗洸、周鳳英、裴晉哲、劉鴻鳴。圖/清大提供
「清大中子放射照射系統」取得衛福部頒發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圖/清大提供